Skip to content
4 min read 個人成長

平衡生活與工作,真的有可能嗎?

平衡生活與工作,真的有可能嗎?

上週又在當翻譯助教,也就是我的極度崩潰期。

這讓我想到「生活與工作的平衡」。

我在Ig調查了一下,來看看大家的結果:

🤯人們認為:平衡工作與生活=生活品質不能被犧牲

生活與工作的平衡 Work-life balance 是我們一直關注的話題。

每當被工作追殺,忙得焦頭爛額,壓力大飲食不正常,下班後除了當一灘爛泥,沒力氣做任何事。

內心總有個聲音說:「我真的不能這樣了,我都沒有生活!」

多數人想像中的生活與工作的平衡狀態,大概是這樣的畫面:

「每天工作時數6-8小時,中間有充足的休息時間,下班後去運動或上喜歡的課,週末能有自己的時間,不需要再擔心工作的事。(內心OS:每週休三天就更完美了!)」

我們相信只要能達到生活與工作的平衡,就不會這麼累,經濟穩定,健康快樂,還能體驗豐富的人生。

💡問題是,我們想像中的「生活與工作的平衡」,有可能達成嗎?

如果依照上面的幻想泡泡,不可能。

否則我們老早就幸福快樂,不用一直追求生活與工作的平衡了呀,對吧?

但如果我們調整一下剛剛想像的畫面呢?

「專案燃燒期,連續工作每天睡眠不足,三餐不正常吃超商,加班,沒力氣跟朋友出遊,一有空檔就累到昏睡,厭世。三周後,專案終於搞定,身心突然放鬆,大睡特睡兩天後,突然覺得自己神清氣爽,看了好久沒追的劇,出門走走,做了瑜伽,還訂了下個月去日本的機票…」

如果把「一陣子的極度忙碌+幾天的放鬆」也算成是一種「生活與工作的平衡」,是不是更容易達成了?(或者說,那根本就已經達成了啊!)

委屈,來自對「工作生活平衡」的錯誤想像

我很喜歡聽創業家的故事,我不只一次聽過,如果你有夢想,不衝刺的話根本不可能達成。

反過來說,如果你很年輕,你想要打造自己想過的生活,想創業成功或財富自由,第一種生活與工作平衡,無法帶領你達到目標。

這有點像HIIT運動(高強度間歇性運動),「衝刺跑+走路休息」的循環幫助我們高速的成長。

成長後,夢想中的「生活與工作的平衡」,才有可能成真。

😌接受自己「有意識」的選擇

從我轉變了看待「生活與工作平衡」的眼光,我就不再對超時工作的自己感覺罪惡。因為我接受自己之所以會這麼忙,來自我有意識的選擇。

當然,爆忙時期我還是感覺崩潰+厭世,但我已經不太會有委屈和不公平感,不會責怪自己「不懂生活」,而且當周圍的人好心相勸時,我也能夠心存感激,繼續堅持自己做事的方式。

現在,我心裡的目標越來越明確了,而我發現自己也挺享受HIIT型的工作生活平衡,所以我是自願這麼做的!光是這樣想就讓我舒服許多,不用怨天尤人。

好了!我現在得去準備要給Podcast來賓的訪綱,接下來這週有2個訪談。

Podcast現在上線了3集,我發現我講的蠻開心的,也有一些聽眾私下回饋,告訴我他們覺得心有戚戚焉,聽到笑出來!天哪~~真感動。

🎧Podcast全平台的連結在這,我也開始上傳YT影片版,歡迎來聽。

下週見啦,瑪奇

💡
📌皮拉提斯教學工作坊【早鳥報名到4/30🎉】

這是給皮拉提斯老師的課:
從體驗課的完整流程,學員溝通、動作評估到課表安排,快點連結看詳情:

👉 https://academy.teachyourway.tw/courses/first-1on1-cla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