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囉朋友,我現在正在從花蓮北上的自強3000上,車廂人很多,隔壁的大叔終於睡著了,我可以安心寫信。今天的信最後有給你們的活動(終於~)。
這一兩個月是我的轉換期,我陸續暫停了大部分的一對一課,正在一邊尋找新的平衡。今天這篇,我想先和你分享,我開始教課後的時間安排。
我從2023年五月底開始收費教課,一直是自由教學,我沒有到教室工作,單靠自媒體招生。
儘管沒有業績壓力,我有房貸壓力,加上我在同年裸辭離職,對金錢使用相來保守的我來說,少了財務安全感讓我很焦慮。
但我從一開始教學時,就堅持我一週只教3天課。
根據這個標準,我從零開始累積學生,到了第六個月,我的時間額滿待排,暫停接新體驗。
接下來我的平均每月課量是40-45堂左右。
在運動健身產業,40堂對全職的教練來說真是太舒服了!如果你在教室工作,這絕對是會一直被約談的堂數。
但我現在回頭看,我非常慶幸自己的堅持,下面是我的獲得:
1. 我的「刻意保留」,讓我有更多的創作時間
對我而言,教一對一皮拉提斯的本質和我前一份醫院物理治療師的工作是相似的,儘管單位收入和自由度不同,但都是「工時計酬的服務」。
說真的我做決策的時間常常很短,雖然當時找不到合理只教三天課的強力理由,但潛意識裡,我知道我不能把所有的時間都砸進去教課。
2. 時間安排的界線,讓學生更尊重你
因為堅持只教三天課,我從來不問學生:「你想約什麼時後?」
在我的上課資訊內,和我在體驗課結束後的一致說法都是:「上課可以約每週一三或六。」
時間有限的結果是,學生知道如果請假,幾乎只能暫停一次,很難有其他同學的空格可以調換。
「時間彈性好約」或許會被學生列為挑選老師的考量,但我選擇放棄這項的分數。
約定時間的每一堂課我都會認真教,提升上課品質,盡力讓對方獲得最多,其餘的時間我得留給自己。
3. 我在每一堂的專注度高,進步得很快
兩年半來,我的每一堂課都有排課表,無一例外。
用每月40堂,兩年半教學計算,我實際教超過1000堂課,而每一個學生的每一堂課我都用手寫課表。
如同前面說的,我的課量比起每月180堂的教練真的很普通。但也因為課少,每一堂課我能夠非常專注。
我堅持每堂課前排課表,堅持排列組合出:
- 全身各部位,三平面,多器械,不同姿勢
- 符合學生目標
- 加強弱項的課表
迭代和單純的重複不同。為了排課表,我得熟悉基本動作,比較動作間的差異,觀察評估學生的表現,嘗試多元的進退階方法,根據學生的反應調整下一次的課。排課表的習慣幫助我快速的進步,我認爲這是我能在起步不久就站穩的主因。
4. 倦怠感比較正職時少多了
儘管教課時間彈性,仍然是條辛苦的路。我卻意外的發現,和固定工時的工作相比,我的工作倦怠感明顯的下降了!
一開始我不相信,我認為是因為剛換到新環境,還在拼穩定收入,所以沒有倦怠感。但隨時教課的經歷變長,情況幾乎沒變,就算工作很累,我也不常感覺厭世。
我不禁猜想,許多人「明明喜歡這份工作,卻又覺得力不從心」的心境,或許有很大的比例來自超過負荷的「工作時數」。
原來可以不討厭工作的方法,就是別太常工作。
回到主題,「何謂剛好的教課量」真的因人而異,每個人的經濟狀況和自我期待不同,別跟別人比。(如果我拿自己和其他教練相比,那我可不就挫折死了。)
和別人相比會讓我們不自覺跟著前人走,以為一定要衝到每月100堂才表示我是個好教練。如果加上業績壓力,「衝課量」幾乎成為大腦內建會指揮你做的事。
但若是當初的我跟隨了大家的路,現在就享受不到上面這4點好處了。所以,我很慶幸當初的自己堅持的做了選擇,現在看起來結果挺不錯的呢!
2025終於要重新辦活動了
距離上次辦線上聚會,已經一年多了!
如果你認識我比較久可能記得,我以前不定期辦聊聊活動,像是年末好書分享,超級小事分享會,聖誕換換書,看一本書寫三個想法遊戲…

後來因為某些原因暫停(之後聊),直到今年,我因為參加了好幾場活動,真正體驗到了社群帶來的正向改變。決定,是時候可以再次開始了!
下週三小週末晚上,9/24 20:00-21:30,我要辦一場寫目標的線上聚會。
掙扎了很久,我仍然決定,不能做免費活動(抱歉~)。
因為我希望參與的人,是真正想來,真正想要捲起袖子一起做點事的人。
我把活動取名為「Life Reset」,活動安排分享:
- 📌我怎麼寫每日&每季目標
- 📌 實作復盤&寫下 Q4 的行動計畫
- 📌 互動交流:聽聽其他人怎麼安排自己的生活與目標
活動票是500元,我自己非常期待這個活動,就算只有一個人,我都會照常舉辦!
如果你有時間,想為自己按重啟鍵,誠摯邀請你加入,2025年還有三個月,一起衝一下吧~
👉報名這裡:https://academy.teachyourway.tw/events/life-reset-2025q4
[線上聚會] Life Reset #Q4|寫下你真正想要的生活
- 📅 活動資訊
時間|9/24(三)晚上 8:00~9:30
地點|線上 Google Meet
形式|瑪奇引導分享+實作+互動時間
適合誰|想為自己的生活重新對齊節奏的人,不限背景、不限職業 - ✨ 結束後你會帶走什麼
・一份屬於你的 Q4 目標計畫
・一次與自己對話的時間
・一場與他人交流生活靈感的 Reset 時光
我發現真的不能太久不寄信(跪下),累積超多東西要說,感謝你看完這封信~
我們…..下週見……(應該可以吧!!!!!)
瑪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