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3 min read 個人成長

當我們成了有禮貌的大人,第一次參加實體讀書會心得

當我們成了有禮貌的大人,第一次參加實體讀書會心得

最近感覺時間過得越來越快,行程總是很緊湊。

我突然發現:如果不紀錄的話,當下的想法和感覺一瞬間就溜走了。

上上週末,我參加了「走在閱讀路上」的實體讀書會,當天的書目是《打破人生幻鏡的4個約定》,講者是閱讀前哨站的瓦基、電扶梯走左邊Podcast的Jacky,還有職場支援的Jun。

(圖-兩年前在創作者大會見過瓦基後,終於鼓起勇氣去和他合照,Yes!(握拳))

我上台分享了對約定二的解讀

書裡的四個約定是:

約定一 說純正美好的語言
約定二 不要認為別人的言行與你有關
約定三 不妄作假設
約定四 凡事盡力而為

說真的,當天的大家一致認同,這本書讀起來感覺挺雞湯的。神奇的是,當討論開始,我便完全陷進去了!

約定三的「不妄作假設」,指的是和人相處時,別假設你知道對方的想法,勇於提問弄清楚,減少誤解彼此的可能,降低負面的情緒毒素。

我印象好深,Jun説,如果你在心底假設了對方的想法,代表你選擇「拒絕溝通」了。因為你覺得「他一定是怎樣怎樣…..」,而在心底埋怨對方,陷入內耗,負面的情緒毒素會影響你的外在行為,你可能無法再公平的對待對方,之後遇到他也總是有疙瘩。

經歷了許多事後,我開始相信人與人之間存在的誤解與鴻溝,都來自我們沒有聽見彼此說話。或許是心底的自卑感,我們不再像小時候總抓著大人問「為什麼?」。我們擔心他人的反應,害怕答案,於是在身體外裝了個透明保護殼,只要躲在殼裡,別戳破窗戶紙就行了。我們成了有禮貌的大人,一切安全,沒有問題。

第一次參加實體讀書會,才發現人與人的交流真的能碰出火花。當我聽到其他人分享,書中約定與他生活事件之間的連結時,有種「啊~原來你是這樣想的啊!」的感受。原來讀書會的有趣在這,大家交換個人經歷對書本的解讀,是最難能可貴的獲得。

AI是很棒的工具,能寫出好棒的文章,帶來啟發和價值。不過我還是挺喜歡聽人的故事,你覺得呢?

今天的信比較隨性,其實在寫信前想了幾個比較認真的主題,像是「為什麼鼓勵你創作」、「寫日誌帶來的改變」、「Q4的工作生活計劃」…。但反正我寫了這篇,我在猜,除了邏輯清晰架構完整的文章以外,真人口吻的療癒文也有存在的價值吧!

明天開始又是翻譯週,祝即將要放假的人連假愉快~
下次見

瑪奇